邓世昌林则徐郑成功戚继光:民族英雄后代今何在?
2014-03-10 阅读:112260次
邓世昌誓死抗日,林则徐虎门销烟,郑成功收复台湾,戚继光抗击倭寇,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。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们的子孙又身在何方?
邓世昌后人:倾尽全力传承历史
邓家的后人多受先祖影响参加革命。邓世昌大儿子承袭父职继续供职于广东水师。小儿子邓浩乾曾供职于民国海军部。后一辈中,更是和先祖一样与日寇抗争。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,在广州的七位邓氏后人中有六位投笔从戎,其中竟有五位(含一名女侄孙)毕业于黄埔军校。据至今健在的邓世昌后人中辈分最高的邓权民介绍,他也毕业于黄埔军校,并在毕业后和他的四个兄妹投入抗战。邓权民说:“抗战期间,最开心的时刻是在广东博罗县接受当地一支日军联队的投降。据了解,邓世昌直系后人分布在河北、江苏等地,1918年在广州出生的邓权民祖父邓佑昌与邓世昌是堂兄弟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邓世昌直系后人举家搬迁到北方。
邓权民说:“作为英雄的后代,应继承先祖遗志,为建设祖国再立新功”,出于这种愿望,1998年,邓权民向中山医科大学提出了捐赠遗体的申请,并得以接受。
邓权民给儿子取名邓浩然,他希望儿子一身浩然正气。如今,他已经94岁,年纪实在太大,腿脚也不如从前灵活。他希望儿子能和他一样,为邓氏历史传承添砖添瓦。
儿子也不负所望,却将所有的报道珍而重之,关于先祖的一切,他也希望能再传承给儿子。
林则徐后人:为明祖志从不吸烟
道光年间,极力主张对英开战的林则徐在朝廷上被主和派谗言发配后,政治抱负始终未酬,他的直系儿孙便立志归隐,林则徐的长子林汝舟一生只是翰林,修史不言政,而林则徐的长孙更是在写诗作画中意表不做官不参政。
其后,林氏直系子孙(汝舟一系)便一直恪守祖训,读书但少有从政,加上子孙始终单传,这一支林家后裔几乎完全隐没了。而相比较之,林则徐的支系子孙则枝繁叶茂,并继续在中国政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,如第四代中的一位支系孙,曾为民国政府最高法院副院长,而另一位第五代孙凌青(原名林墨卿),是首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。
据了解,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是福建人,现在福建还有其庞大的家族,其后代子孙多达数百人,不少林氏子孙卓有成就。据林则徐直系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介绍,“林家子孙不管在哪个岗位,都会被要求尽到最大责任,发挥最大能力”。
林鸿汉这样说,因为祖先是林则徐,他们自小就接受了严格甚至于近乎苛刻的教育,林则徐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便是他们的座右铭。
另外,因为祖先曾经虎门销烟,林则徐的直系子孙们几乎无人吸烟。林鸿汉表示,在南京的众多林则徐子孙中,除了一个当厂长的弟弟因为应酬需要偶尔吸烟外,所有的林家后代都是坚决的戒烟者。
郑成功后人:多次挽救濒危鱼类
史学界一直认为郑成功没有后人留在世上,但是根据史学家近十几年的不断追踪,证明郑成功其实有后代分布在台湾、福建等地。
原来,郑成功共育有多子,施琅攻占台湾后,杀害的是郑成功其中一子的全家人。早在施琅攻占台湾之前,郑成功的三子已经逃到福建,后来辗转逃到怀集,隐姓埋名隐居在现在的大浪村。而郑成功的六子郑宽携次子郑星往北逃亡,幸运躲过施琅的追杀,开始隐姓埋名过日子,“不可泄漏自家身份”,成了郑宽一家的祖训。
如今,郑成功在台湾第九代的子孙中只剩下93岁高龄的郑守让。郑守让是位鱼类学家,也是台湾复育樱花钩吻鲑的主要功臣之一。20世纪80年代,他成功复育、放生了2000条樱花钩吻鲑,还曾在当时造成轰动。除了成功复育樱花钩吻鲑之外,郑守让也被称为“台湾香鱼之父”,因为他让香鱼在台湾“复活”了。
据了解,郑成功的后人目前已传到第十三代,但每个人都很低调,不愿受访。
戚继光后人:奔赴火线救死扶伤
2011年《武汉城市圈特藏档案图集》出版,该书首次公布了三张“湖北革命实录馆”档案影印件。其中“实字第一百零五号卷宗”披露了管之卿、戚志云、魏斌臣三位首义志士的革命事略,而戚志云的身份、经历尤为特别。
文中记载,1911年,戚志云时年40岁,“原籍湖北荆门州,寄籍江苏清河县”“明季戚继光先生十二世嫡裔”。辛亥革命前,戚志云在汉口发起上海中西医学会湖北分会汉口卫生公益会。辛亥革命爆发后,汉口红十字会成立,戚志云率红十字会奔赴火线,救治伤员,并充任战地调查员。汉口失守后,戚志云还被派往汉口侦察敌情。后在武昌萍煤局任临时副经理,因为民军转运战略物资得力,“蒙兵站总监给予褒奖”。
民国成立后,戚志云在萍煤局任管理员。1913年5月,萍煤局经理毕登瀛将戚志云革命事迹呈报副总统黎元洪,并请求安排戚志云在陆军中担任官职。上面很快回复说,“志云并非陆军出身,与部章不符,该员建义时劳绩,既经汉阳铁厂蔡监督绍忠详细调查,报告于临时稽勋局湖北调查会核奖,暨咨送湖北革命实录馆立传,仰候分别办理,准先给铜纪念章一面,以示优异等批……”
来源:人民网-《人民文摘》
相关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