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务实求理的良好文风
2010-11-16 阅读:45835次
弘扬务实求理的良好文风
李瑞环同志将他在中央和天津工作期间的部分文稿汇编出版,取名《务实求理》,看来是经过了一番认真琢磨的。正如该书编辑组在后记中所说,“务实求理”这四个字,“既是本书的主要特点,也是作者人生经历、经验的主要体会,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对文风的某种希冀与倡导。”拜读全书之后,深受启发和教育。下面仅就该书在文风方面给我们的启示,谈几点体会。
文风问题,已经引起全党上下、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,要“改进学风和文风”,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《决定》进一步要求,要大力“整治文风会风”;前不久,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又作了《努力克服不良文风,积极倡导优良文风》的讲话;许多学者、干部、群众也纷纷发表文章、谈话,呼吁切实抓一下文风问题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阅读李瑞环同志《务实求理》一书,重温他那些要言不烦、朴实无华、富有个性、生动活泼的讲话、文章,以及他对优良文风的大力倡导,显然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。
我们听瑞环同志讲话,看他写的文章,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“务实”,即他所提倡的“知实情、想实招、说实话、求实效”。他说,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,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务实精神,“执行中央指示时要务实,运用书本知识时要务实,学习别人经验时要务实,坚持自己经验时也要务实”,“讲空话、大话、套话,既不了解实际也不联系实际,既不从实际出发,也不解决实际问题”,“看起来热热闹闹,实际上毫无用处”。谈到一些文章的文风不好,他说:“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,不是词汇不够多、句子不够美,而是动机上、内容上、方法上有毛病,在鼓捣词儿上花的时间太多,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。为文章而文章,从文章到文章,这种方法,永远写不出好文章。”谈到一些会议的会风不好,他说,主要是“空话套话、似是而非的话、没有错也没有用的话”太多,而结合实际、回答问题、具体管用的话太少。所以,文风问题,实际是学风问题,是思想路线问题,是如何处理主观与客观、理论与实践、普遍与特殊、内容与形式等等的关系问题。瑞环同志在《面对现实,深入调研》这篇讲话中深刻阐明了“怎样对待本本”、“怎样看待文件”、“怎样看待经验”、“怎样看待权力”、“怎样看待公认”等等一系列的认识论问题,强调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实践,重视群众,重视基层,重视现实,而不能脱离实践固守理论,轻视群众盲从领导,不顾基层只看上级,离开现实专讲过去。”就是说,我们重视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义,我们重视文件但不能照抄照转,我们重视学习别人但不能简单照搬别人,我们重视自己的经验但不能固执己见。我们讲话、写文章都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,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,创造性地而不是刻板地运用已有的理论、原则、知识、经验等,努力讲符合实际的话、具体管用的话、与时俱进的话。这样的话,才是生动活泼和富有生命力、感染力、说服力的话。这是为人之道,成事之道,也是作文、讲话之道。
我们听瑞环同志讲话,看他写的文章,又一个突出的感受是他重视“求理”,即重视理论思考,特别是哲学思考,因而有思想深度,富有启发性。他务实,但不是就事论事,而是就事论理。他有一个形象的说法,叫“不占糊涂便宜,不吃糊涂亏”,要重视总结经验。对于成功的经验,“要从理论高度进行概括,使其具有普遍意义,借以指导其他,不能占糊涂便宜”;对于失败的经验,“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,找出内在的原因,使之成为成功的先导,不能吃糊涂亏”。这就要求重视理论思考,而且要“具体地思考,深入地思考,连贯系统地思考,思考现在、过去和未来,思考自己、他人和整个世界,思考实践、理论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”。这种思考越深刻、越系统、越超前,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越正确,在实践中就越加主动和自由。瑞环同志关于发展、改革、稳定的论述,关于民主、统战、政协工作的论述,关于宣传、文化、艺术工作的论述,关于城建和“三农”的论述,关于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的论述等等,都体现了务实与务虚、实际与理论、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结合,使他的论述“讲原则而不空泛,讲具体的而不琐碎”,既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,又有益于人们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。他特别重视哲学思考,追求哲学之理,使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哲学智慧,闪耀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光芒。我们随手披阅,就可以发现大量这样的话:“研究当前的问题,必须服从于长远的发展目标;而研究长远的问题,又必须从现实出发”;“如果只研究中国,不研究世界,就会落后世界潮流;如果只研究世界,不研究中国,就会脱离中国国情”;“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,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”;“讲政治人民至上,求真理实践第一”;“改革不可能每一步都使每一个人得到利益,但无论如何不能损害多数人的利益;改革从总体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,但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暂时遭遇困难的人”;“只有心中有人民,人民心中才有你”;“与民同乐,民亦乐其乐,与民同忧,民亦忧其忧”;如此等等。这里虽然没有使用多少哲学术语,但体现着深刻的哲学理念,读过之后,给人以深刻的哲学启迪,令人回味无穷,甚至终身受益。
我们听瑞环同志讲话,看他写的文章,还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“生动”,即他善于讲理,深入浅出,通俗易懂,言简意赅,富有文采。许多看似深奥的道理,经他一讲往往一语破的;许多困惑疑虑,经他一点拨往往豁然开朗。他能用三言两语抓住事情的要害,使人印象深刻,久久难以忘怀。例如:他谈到政协工作,说:“政协不立法,但可以立论”。一个“立论”抓住了政协工作的本质。谈到统战工作干部的素质要求,他说,同其他干部一样,要具备许多基本条件,但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,“其中很重要的一条,就是要形象好、人缘好、富有人格的力量”。一个“人缘好”道出了统战干部应当具备的特殊形象。谈到改革,他说,当然要遵守许多原则,但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“总体受益原则和总体承受能力原则”,这是最根本的原则。谈到国外有人散布“中国威胁论”,他说,这实际上是“威胁中国论”,可谓一针见血,一语中的。像这样思想深刻、言简意赅、发人深省的话,决不是依赖秘书和写作班子就能够写出来的,而是李瑞环同志独特风格的体现。他学历不高,但学习刻苦,“几十年来一直在补课,有时简直是恶补”,学习使他广见博闻、视野开阔、思想深邃。他工作很忙,但是忙而不忘“多思”,每次睡觉以前都要想一个题目,“碰到大的难的问题,不是趴在桌上想,而是躺在床上想”,许多讲话、文章的提纲都是在床上想出来的。“多思”使他高瞻远瞩、见解独到、智如泉涌。他的讲话、文章不仅深入浅出、言简意赅,而且语言生动、资料丰富、引人入胜。这得益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。他来自基层,了解实际,熟悉群众,又长期从事各级领导工作,生活不仅使他增长才干,而且教会了他丰富多彩的语言。他的许多真知灼见一旦和群众的语言相结合,就立刻变得生动起来、鲜活起来。面对国外某些人毫无根据的非议,他说:“听喇喇蛄叫,还能不种庄稼?”面对一些无谓的抽象争论,他说:“先生孩子后起名”,“关键是孩子要养好!”面对一些同志唯上唯书不唯实,他说:“脑袋长在自己的肩膀上,不能长在别人的胳膊上”。面对一些同志不分轻重缓急、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作作风,他说,这就好比“螃蟹吃豆腐——吃得不多,抓得挺乱”。你看,多么生动、多么深刻、多么风趣!短短的几句话,甚至一句话,有时比某些长篇大论更解决问题。可见,要真正转变文风,学习是何等重要,思考是何等重要,生活积累是何等重要。
从李瑞环同志的著作中,我们看到,文风问题不只是一个语言文字的表达问题,它首先是一个思想路线、思想方法问题,也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、工作态度问题。“务实求理”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,也应当成为我们作文说话的座右铭。
相关内容: